青礞石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功能效用
青礞石,分布于江苏、浙江、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等地。主要成分为镁、铝、铁、硅酸及结晶水,为一种形似云母的含水硅酸盐矿物。其质重坠降,味咸软坚,善治顽痰胶固之症,常配沉香、黄芩、大黄等同用,即礞石滚痰丸。
1.消食攻积
青礞石不仅可治痰,且能消食攻积导滞,如《方脉正宗》以礞石配伍健脾行气消积之白术、木香、枳实等药,治食积成痰,胃实眩晕者。
2.坠痰下气
青礞石质重坠降,味咸软坚,善治顽痰胶固之症,常配沉香、黄芩、大黄等同用,即礞石滚痰丸。近代临床用治小儿肺炎重症,肺闭喘咳,痰多黄稠者有效。
3.平肝镇惊
青礞石既能攻消痰积,又能平肝镇惊,为治惊痫之良药。如《婴孩宝鉴》夺命散,治热痰壅塞引起的惊风抽搐,以煅礞石为末,用薄荷汁和白蜜调服。若痰积惊痫,大便秘结者,可用礞石滚痰丸以逐痰降火定惊。
营养价值
青礞石含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铁、氧化铁、二氧化锑、五氧化二磷、氧化锰、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钾、氧化钠等。尚含铅、锌、铜、镍、铬、钴、钒等多种无机元素。1.青礞石不仅可治痰,且能消食攻积导滞,如《方脉正宗》以礞石配伍健脾行气消积之白术、木香、枳实等药,治食积成痰,胃实眩晕者。2.青礞石质重坠降,味咸软坚,善治顽痰胶固之症,常配沉香、黄芩、大黄等同用,即礞石滚痰丸。近代临床用治小儿肺炎重症,肺闭喘咳,痰多黄稠者有效。3.青礞石既能攻消痰积,又能平肝镇惊,为治惊痫之良药。如《婴孩宝鉴》夺命散,治热痰壅塞引起的惊风抽搐,以煅礞石为末,用薄荷汁和白蜜调服。若痰积惊痫,大便秘结者,可用礞石滚痰丸以逐痰降火定惊。
相关内容
白药子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白药子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作用,汉防,消肿,消痰,散瘀,止嗽,本草,无名肿毒,功能效用白药子,为防己科千金藤属植物,以块根入药。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等地。其根含金线吊乌龟碱、异汉防己碱、轮环藤宁碱、小檗胺、高阿莫灵碱等成分。白药子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散瘀消肿的功效。1.清热解毒白药子性凉,可用于无名肿毒,毒蛇咬伤。《开宝本草》记载:白药子解野葛、生金、巴豆药毒。2.止痛生肌《唐本草》:“主金疮生肌”。如果...
石吊兰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石吊兰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功效,止痒,功效与作用,跌打损伤,外敷,通络,止痛,消痰,功能效用石吊兰,中药名。为苦苣苔科植物石吊兰的全草。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地。主要成分为华达素。具有祛风除湿,化痰止咳,祛痰通经之功效。用于风湿痹痛,咳嗽痰多,月经不调,痛经,跌打损伤。1.杀虫止痒石吊兰中的石吊兰素,还具有杀虫止痒的功效,外敷可有效缓解皮炎。2.清热祛湿石吊兰性平味苦,冲水服下后可清热...
牵牛子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牵牛子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作用,泻下,虫积,肠道,多种,大便,肺气,消痰,功能效用牵牛子,为旋花科植物牵牛圆叶牵牛的种子。原产于热带地区,全国各地有分布。含牵牛子甙,还含脂肪油,亦含麦角醇、裸麦角碱、野麦碱等生物碱。具有泻下、利尿、消肿、驱虫等功效,主治肢体水肿、肾炎水肿、肝硬化腹水、便秘、虫积腹痛等症。1.利水消肿牵牛子苦辛寒入肾经,走水道、既能泻水,又能利尿,使水湿从二便排除。其逐水之力虽较甘遂、大戟、芫花稍缓、但仍为峻下之品,以水饮停...
地不容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地不容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截疟,成分,功效,消痰,藤碱,作用,小鼠,本草,功能效用地不容,分布于四川南部、云南和贵州等地。含轮环藤宁碱、头花千金藤碱、左旋箭毒碱、异紫堇定、荷包牡丹碱等成分。具有涌吐痰食、截疟、解疮毒之功效。常用于疟疾、食积腹痛、痈肿疔毒。1.清热解毒地不容有清热解毒之功,对于咽喉肿痛、目赤、痈疽肿毒有很好的疗效。可大解蛇毒,取地不容汁同雄黄末调服之,以其滓敷伤处。《纲目》:"消痰降火,利咽喉,退目赤。"2.利湿截疟地不容有...
明党参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明党参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作用,平肝,养阴,润肺化痰,小鼠,治疗,目赤,煎剂,功能效用明党参,为伞形科明党参属植物明党参的干燥根。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等地。含有挥发油,挥发油中含50多种化合物,具有润肺化痰、养阴和胃、平肝、解毒之功效。常用于肺热咳嗽、呕吐反胃、食少口干、目赤眩晕、疔毒疮疡等病症的治疗。1.平肝解毒明党参有平肝解毒的作用,对于肝热火引起的目赤有很好的疗效,此外对于疔毒疮疡也有效。《饮片新参》:……平肝风。治头晕泛恶,中风昏...
菊花脑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菊花脑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作用,黄酮类,抵抗力,血流量,脑有,功效,平肝,脂肪,功能效用菊花脑原产中国,江苏、湖南和贵州等省都有野生种。有特殊芳香味,食之凉爽清口,可以炒食、凉拌或煮汤。不仅营养丰富,且有清热解毒,调中开胃,降血压之功效,是一种很有开发前景的野生蔬菜。1.清热解毒菊花脑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用于感冒风热,发热头昏、肝经有热、目赤多泪、疮疡肿痛。现代又用于冠心病、高血压病。还是民间餐桌上最常见的菜肴,尤其是菊花脑鸭蛋汤是夏日防暑...
血耳的功效与作用、用法用量及禁忌
血耳的功效与作用、用法用量及禁忌,用量,作用,功效与作用,干后,色素,体鲜,平肝潜阳,化湿,血耳是一种真菌,鲜时暗赤褐色至黑褐色,硬胶质带肉质,叶状,大型,瓣片薄,边全缘,波状,下部连合,可食,营养丰富,又可作药用,群众用作妇科药。子实体鲜时暗赤褐色、干后黑色、表面有赤褐色素薄层、浸水有酱油状色素渗出。功能作用益气活血,清热化湿,平肝潜阳,补血强身。主治妇科诸证,肝炎,痢疾。异名血木耳,红木耳,茶银耳,茶木耳,茶耳,药耳。性味归经甘,平。入...
野茼蒿的营养价值及功效与作用
野茼蒿的营养价值及功效与作用,茼蒿,营养价值,消肿,脾胃,功效,消痰,利肠,功效与作用,野茼蒿是菊科,野茼蒿属直立草本植物,高可达120厘米,茎有纵条棱,叶膜质,叶片椭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顶端渐尖,基部楔形,头状花序数个在茎端排成伞房状,总苞钟状,基部截形,总苞片线状披针形,小花全部管状,两性,花冠红褐色或橙红色,瘦果狭圆柱形,赤红色,7-12月开花。是一种在泛热带广泛分布的一种杂草。该种全草入药,有健脾、消肿之功效,治消化不良、脾虚浮肿等...
滁菊的功效与作用及冲泡方法
滁菊的功效与作用及冲泡方法,作用,清热,消肿,成分,功效与作用,明目,平肝,疏风,白菊花为菊科植物菊的干燥白色头状花序。菊花栽培品极多,均以产区命名。主产于安徽亳州,习称“亳菊”;主产于安徽滁县,习称“滁菊”;主产于安徽歙县、浙江德清,习称“杭菊花”;主产于浙江桐乡,习称“杭菊”;主产于河南新乡等地,习称“怀菊”。营养成分滁菊的主要成分有挥发油(0.2%~0.85%)、腺嘌呤、胆碱、水苏碱、菊苷及黄酮类化合物。挥发油主要有龙脑、樟脑、菊酮和...
枸骨叶的功效与作用、用法用量及禁忌
枸骨叶的功效与作用、用法用量及禁忌,养阴,清热,平肝,肺痨,益肾,用量,功效与作用,肺结核,枸骨叶,又称功劳叶、猫儿刺、枸骨刺、十大功劳叶等,为冬青科植物枸骨的叶。分布于河南、湖北、安徽、江苏等地。有的地区将枸骨的嫩叶作苦丁茶用。性味归经微苦,凉。归肺、肝、肾经。功能主治枸骨叶具有清热养阴、平肝益肾的功效,主治肺痨咯血、骨蒸潮热、头晕目眩。现代多用于肺结核、高血压等。1.清热养阴用于阴虚火炎之肺痨咳血、骨蒸潮热,单味煎服,或开水泡服;亦可与...
安宫牛黄丸的功效与作用及副作用、禁忌
安宫牛黄丸的功效与作用及副作用、禁忌,症见,开窍,神昏,候者,谵语,败血,喉间,镇惊,安宫牛黄丸,清热解毒,镇惊开窍。用于热病,邪入心包,高热惊厥,神昏谵语;中风昏迷及脑炎、脑膜炎、中毒性脑病、脑出血、败血症见上述证候者。药物组成牛黄、水牛角浓缩粉、麝香或人工麝香、珍珠、朱砂、雄黄、黄连、黄芩、栀子、郁金、冰片。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镇惊开窍。用于热病,邪入心包,高热惊厥,神昏谵语;中风昏迷及脑炎、脑膜炎、中毒性脑病、脑出血、败血症见上述症状者...
安脑丸的功效与作用及副作用、禁忌
安脑丸的功效与作用及副作用、禁忌,豁痰,开窍,镇惊,候者,神昏,息风,症见,猪胆,安脑丸,清热解毒,醒脑安神,豁痰开窍,镇惊熄风。用于高热神昏,烦躁谵语,抽搐惊厥,中风窍闭,头痛眩晕。亦用于高血压及一切急性炎症伴有的高热不退,神志昏迷等。药物组成人工牛黄、猪胆粉、朱砂、冰片、水牛角浓缩粉、珍珠、黄芩、黄连、栀子、雄黄、郁金、石膏、煅赭石、珍珠母、薄荷脑。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醒脑安神,豁痰开窍,镇惊熄风。用于高热神昏、烦躁谵语、抽搐惊厥、中风窍...
礞石滚痰丸的功效与作用及副作用、禁忌
礞石滚痰丸的功效与作用及副作用、禁忌,症见,候者,逐痰,黄腻,质红,老痰,重坠,功效与作用,礞石滚痰丸,中成药名。为清热化痰剂,具有降火逐痰之功效。主治痰火扰心所致的癫狂惊悸,或喘咳痰稠、大便秘结。临床常用于治疗单纯性肥胖症(胃湿热阻证),精神分裂症,抑郁症,中风。药物组成金礞石(煅)、沉香、黄芩、熟大黄。功能主治逐痰降火。用于痰火扰心所致的癫狂惊悸,或喘咳痰稠、大便秘结。方解方中以煅金礞石为君,取其猛悍重坠之性,坠痰下气,攻逐陈积伏逆之老...
茵栀黄口服液的功效与作用及副作用、禁忌
茵栀黄口服液的功效与作用及副作用、禁忌,退黄,利湿,提取物,候者,重症肝炎,清热,炎见,副作用,茵栀黄口服液,中成药名。为祛湿剂,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之功效。主治肝胆湿热所致的黄疸,症见面目悉黄,胸胁胀痛,恶心呕吐,小便黄赤;急、慢性肝炎见上述证候者。药物组成茵陈提取物、栀子提取物、黄芩苷、金银花提取物。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退黄。有退黄疸和降低谷丙转氨酶的作用。用于湿热毒邪内蕴所致急性、迁延性、慢性肝炎和重症肝炎(Ⅰ型)。也可用于其他型...
怀菊花的功效与作用及冲泡方法
怀菊花的功效与作用及冲泡方法,作用,清热,消肿,成分,功效与作用,明目,平肝,疏风,白菊花为菊科植物菊的干燥白色头状花序。菊花栽培品极多,均以产区命名。主产于安徽亳州,习称“亳菊”;主产于安徽滁县,习称“滁菊”;主产于安徽歙县、浙江德清,习称“杭菊花”;主产于浙江桐乡,习称“杭菊”;主产于河南新乡等地,习称“怀菊”。营养成分怀菊花的主要成分有挥发油(0.2%~0.85%)、腺嘌呤、胆碱、水苏碱、菊苷及黄酮类化合物。挥发油主要有龙脑、樟脑、菊...
杭菊花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杭菊花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作用,清热,消肿,眼目,平肝,疏风,明目,成分,白菊花为菊科植物菊的干燥白色头状花序。菊花栽培品极多,均以产区命名。主产于安徽亳州,习称“亳菊”;主产于安徽滁县,习称“滁菊”;主产于安徽歙县、浙江德清,习称“杭菊花”;主产于浙江桐乡,习称“杭菊”;主产于河南新乡等地,习称“怀菊”。营养成分杭菊花的主要成分有挥发油(0.2%~0.85%)、腺嘌呤、胆碱、水苏碱、菊苷及黄酮类化合物。挥发油主要有龙脑、樟脑、菊酮和醋...
射干的功效与作用及副作用、用量
射干的功效与作用及副作用、用量,鸢尾,作用,利咽,消痰,降气,消肿,咽喉肿痛,本品,中药射干出自《神农本草经》,为鸢尾科植物射干的干燥根茎。别名乌扇、扁竹、绞剪草、剪刀草、山蒲扇、野萱花、蝴蝶花。性味归经苦,寒。归肺经。功能主治1.清热解毒、利咽消肿本品有清肺泻火、利咽消肿之功,为治咽喉肿痛常用之品。若治热毒痰火郁结,咽喉肿痛,可单用,如射干汤;或与升麻、甘草等同用。若治外感风热,咽痛音哑,常与荆芥、连翘、牛蒡子同用。2.降气消痰本品善清肺...
礞石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礞石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惊痫,消痰,本品,镇惊,平肝,功效与作用,痰化,治顽痰,中药礞石出自《嘉祐本草》,为绿泥石化云母碳酸盐片岩、变质岩类展云母片岩的碎块。前者称为青礞石,主产于湖南、湖北、四川等地;后者称为金礞石,主产于河南、河北等地。性味归经甘、咸,平。归肺、心、肝经。功能主治1.下气消痰用于气逆喘咳。本品善消痰化气,以治顽痰、老痰胶固之证,症见咳喘痰壅难咯,大便秘结,常配沉香、黄芩、大黄同用,如礞石滚痰丸。2.平肝镇惊用于癫狂、惊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