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小麦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中药浮小麦出自《本草蒙筌》,为禾本科植物小麦未成熟的颖果。
营养价值
小麦果实含淀粉、蛋白质、蔗糖、麦芽糖、葡萄糖、果核、棍子糖、蜜二糖、糊精、脂肪油等。尚含谷甾醇、卵磷脂、尿囊素、氨基酸类、麦芽糖酶、蛋白分解酶、维生素B及维生素E等,是补充热量的重要来源。
浮小麦含淀粉53%~70%,蛋白质11%,糖类(蔗糖、葡萄糖、棉子糖、麦芽糖、蜜二糖)2%~7%,糊精2%~10%,脂肪约1.6%,粗纤维约2%;尚含少量谷甾醇、卵磷脂、尿囊素、精氨酸、淀粉酶、蛋白分解酶及微量维生素B、维生素E。
性味归经
甘,凉。归心经。
功能主治
浮小麦具有固表止汗、益气除热、润燥除烦、收敛止血、缓急镇咳的功效,适用于:自汗、盗汗;骨蒸劳热等。
1.固表止汗
浮小麦甘凉入心,能益心气、敛虚寒,为养心敛液、固表止汗之佳品。用于汗证,无论自汗、盗汗者,均可应用。治气虚自汗者,可与黄芪、煅牡蛎、麻黄根等同用,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牡蛎散;治阴虚盗汗者,可与五味子、麦冬、地骨皮等药同用,以养阴敛汗。
2.益气除热
浮小麦能益气养阴除热,治阴虚发热、骨蒸劳热等症,常配伍养阴清热之品,常与玄参、麦冬、生地黄、地骨皮等药同用。
3.润燥除烦
浮小麦甘凉平和,润燥除烦,为治疗脏躁之要药。张仲景《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篇》创甘麦大枣汤,主治“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即以浮小麦为主药,配伍甘草、大枣以益气润燥、宁神除烦。现代多用于神经官能症之头眩健忘、心悸怔忡、心神烦乱、夜眠不实、多梦等,常用甘麦大枣汤加柏子仁、炒酸枣仁、远志、龙眼肉为治。
4.收敛止血
浮小麦有收敛作用,炒后存性有止血功效,研末冲服可治血淋、尿血,有一定功效。但用量宜大。
5.缓急镇咳
浮小麦“甘能缓急”,有缓解急迫的作用。《金匮要略》载:“咳而脉浮者,厚朴麻黄汤主之。”方中之小麦起缓急镇咳作用,临床也常用浮小麦治呛咳、痉咳等,有一定疗效。
典籍记载
1.《本草汇言》:卓登山氏曰,此药系小麦之皮,枯浮无肉,体轻性燥,善除一切风湿在脾胃中。如湿胜多汗,以一、二合炒燥,煎汤饮,立止。倘属阴阳两虚,以致自汗、盗汗,非其宜也。
2.《本经逢原》:浮麦,能敛盗汗,取其散皮腠之热也。
3.《本草蒙筌》:"敛虚汗。"
4.《纲目》:"益气除热,止自汗盗汗,骨蒸虚热,妇人劳热。"
5.《现代实用中药》:"补心,止烦,除热,敛汗,利小便。"
相关内容
草血竭的功效与作用、用法用量及禁忌
草血竭的功效与作用、用法用量及禁忌,跌打损伤,止血,研粉,吐血,外伤,煎服,经闭,活血,草血竭,又称回头草、蛇疙瘩、鸢头鸡、蜂王七、老土蜂、血三七、紫参等,为蓼科植物草血竭的根茎。主产于云南、四川等地。性味归经苦、辛,寒。归肝、胃经。功能主治草血竭具有化瘀止血、活血祛瘀、解毒疗疮的功效,主治癥瘕积聚、跌打损伤、外伤出血、吐血、咯血、衂血、经闭、崩漏。现代常用于各种出血症、跌打损伤、疖痈、烧烫伤等。1.化瘀止血用于吐血,衄血,咯血,单用水煎服...
儿茶的功效与作用、用法用量及禁忌
儿茶的功效与作用、用法用量及禁忌,作用,本品,龙骨,止血,活血,患处,病证,内服,儿茶,又称孩儿茶、儿茶膏、黑儿茶、乌丁泥、乌爹泥,为豆科金合欢属植物儿茶树的干枝加水煎汁浓缩而成的干浸膏。性味归经苦、涩,寒。归肺经。功能主治儿茶具有活血止痛、止血生肌、收湿敛疮、清肺化痰的功效,主治跌扑伤痛、外伤出血、吐血衄血、溃疡不敛、湿疹、湿疮、肺热咳嗽。1.活血止痛,止血生肌本品既能活血散瘀,又能收敛止血,可用于多种内外伤出血病证。治外伤出血,可与血竭...
北五味子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北五味子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北五味子,作用,肺虚,生津,自汗,益气,止泻,配伍,五味子,又称五梅子、玄及、会及、红铃子、香苏等,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或华中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前者习称北五味子,后者习称南五味子。因其果实五味俱有,故名。主要成分北五味子含挥发性成分、木脂素类和有机酸类。亦含柠檬醛、叶绿素、甾醇、糖类、树脂、鞣质、维生素C及维生素E。性味归经性温,味酸、甘。归肺、心、肾经。功能主治北五味子具有益气生津、敛肺滋肾、止泻、涩精、安神...
紫丹参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紫丹参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作用,活血,配伍,月经不调,祛瘀,丹皮,瘀血,除烦,紫丹参,又名丹参、赤参、红根、红紫丹参、活血根等,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紫丹参的干燥根及根茎。主产于山东、河南、陕西等地。化学成分紫丹参含有丹参酮、异丹参酮、鼠尾草酚、丹参酚、丹参酸甲酯、丹参新酮、原儿茶醛、原儿茶酸、β-乳酸、维生素E等成分。性味归经苦,微寒。归心、肝经。功能主治紫丹参具有活血祛瘀、消肿止痛、除烦安神的功效,主治心绞痛、月经不调、痛经、经闭、血崩...
蒲黄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蒲黄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作用,成分,多种,止血,功效与作用,脘腹,经闭,产后腹痛,中药蒲黄出自《神农本草经》,为香蒲科植物水烛香蒲、东方香蒲或同属植物的干燥花粉。别名蒲厘花粉、蒲花、蒲棒花粉、蒲草黄。性味归经甘,平。归肝、心经。功能主治功能:收敛止血,活血化瘀,利尿通淋。生用行血,炒用止血。主治:吐血,衄血,咯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经闭痛经,产后腹痛,脘腹疼痛,跌扑肿痛,血淋涩痛。药理作用蒲黄含黄酮、氨基酸、甾醇酚类等酮类成分、甾类成分...
灵芝粉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灵芝粉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作用,白灵芝,灵芝粉,免疫力,益气,功效,麦角,免疫,灵芝,别名白灵芝草、木白灵芝、紫芝、赤芝、红芝,是蕈菌科紫芝类植物白灵芝的子实体。白灵芝自古以来就被视为滋补强壮、固本扶正的珍贵中草药。白灵芝味甘,性平。功效主治灵芝粉的主要成分有麦角甾醇、真菌溶菌酶及酸性蛋白酶、氨基酸、多肽、糖类、萜类和生物碱等。灵芝含有的多种生理活性物质,能够调节、增强人体免疫力,对神经衰弱、风湿性关节炎、冠心病、高血压、肝炎、糖尿病、肿瘤...
翻白草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翻白草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翻白草,治疗,凉血,本品,配伍,作用,鸡腿,止血,翻白草,又称鸡腿根、天藕、鸡腿苗、白鸡腿、蛤膜草、天青地白,为蔷薇科植物翻白草的带根全草。全国各地均产,主产于河北、安徽等地。性味归经甘、微苦,平。归肝、胃、大肠经。功能主治翻白草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涩肠止痢、清肺止咳的功效,主治湿热泻痢、痈肿疮毒、血热吐衄、便血、崩漏。1.清热解毒本品解毒消肿,常用治热毒壅盛所致之痈肿疮毒。如单用翻白草酒煎服治疗疔毒初起;以翻...
枫香脂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枫香脂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止血,瘰疬,吐血,诸疮,恶疮,止痛,活血,胶香,枫香脂,又称枫脂、白胶香、胶香、芸香等,为金缕梅科植物枫香树的树脂。产于浙江、江西、湖南、云南、福建等地。性味归经苦、咸,平。归肝、脾、肺经。功能主治枫香脂具有活血止痛、解毒敛疮、凉血止血的功效,主治跌扑损伤、痈疽肿痛、吐血、衄血、外伤出血。1.活血止痛用于跌打损伤,单用研末敷,或与乳香同用;用于胃痛,单用研末,开水冲服;治疗年久牙痛,可以其末,揩擦患处。2.解毒敛疮...
太子参泡水喝的功效与作用
太子参泡水喝的功效与作用,作用,治疗,润肺,自汗,气阴,生津,皂甙,喝的,太子参,别名童参、四叶参、四叶菜、米参,来源于石竹科植物孩儿参的干燥块根。相传,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来到南京,住客店时发现店小二一家用来充饥的野菜根是一味药材,可以治病,便询问其来源。因为药草长在明太子的墓地,就定名为“太子参”。主产于江苏、山东、安徽等地。用太子参泡水喝,准备温度在90摄氏度以上热水,太子参10~30克放进喝茶的杯子里面,冲泡三四分钟就可以饮用。功能作...
红景天的作用与功效及禁忌
红景天的作用与功效及禁忌,治疗,作用,功效,益气,细胞,跌打损伤,止咳,作用与功效,红景天为藏族名贵药材,又名“扫罗玛尔布”,以景天科植物全瓣红景天的根或根状茎入药。多生长于海拔2000~5600米高山草甸的沟谷边、河滩草丛中,主要分布于西藏、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高山地带。化学成分主含红景天苷,酪醇、黄酮、鞣质、有机酸、微量元素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同工酶等。性味归经性寒,味甘、涩。归脾、肺经。功能主治1.健脾益气。治疗脾气虚所致的倦...
炒白术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炒白术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作用,炒白术,配伍,内酯,治疗,抗肿瘤,自汗,慢性,白术,又称冬白术、冬术、于术、山姜、炒白术、焦白术、山芥、山蓟等,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术的根茎。白术多为栽培品,主产于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等地。浙江产者又称“浙白术”,习惯认为浙江于潜产者质量最佳。炒白术,别名炙白术、蜜炙白术等,先将麸皮撒于热锅内,候烟冒出时,将白术片倒入微炒至淡黄色,取出,筛去麸皮后放凉。化学成分炒白术含挥发油约1.4 %,主要成分为...
续断的功效与作用和禁忌
续断的功效与作用和禁忌,用治,本品,配伍,甘温,止血,肝肾不足,补益,功效与作用,中药续断出自《神农本草经》,为川续断科植物川续断的干燥根。主产于四川、湖北等地。别名和尚头、北续断、接骨草、南草、鼓锤草、川断。性味归经苦、辛,微温。入肝、肾经。功能主治1.补肝益肾本品甘温助阳,辛温散寒,用治肾阳不足,下元虚冷,阳痿不举、遗精滑泄、遗尿尿频等症。常与鹿茸、肉苁蓉、菟丝子等壮阳起痿之品配伍,如鹿茸续断散(《鸡峰普济方》);或与远志、蛇床子、山药...
莲房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莲房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止血,本草,产后,下血,脱肛,血淋,胎衣,碳水化合物,中药莲房, 别名又叫莲蓬等。 为睡莲科植物莲的干燥花托。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果实,晒干。本品呈倒圆锥状或漏斗状,多撕裂,直径5~8cm,高4.5~6cm。表面灰棕色至紫棕色,具细纵纹及皱纹,顶面有多数圆形孔穴,基部有花梗残基。质疏松,破碎面海绵样,棕色。气微,味微涩。营养价值莲房,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抗坏血酸等多种成分...
阿胶的功效与作用及副作用
阿胶的功效与作用及副作用,吐血,下血,作用,生地,细胞,止血,润燥,滋阴,阿胶,又名驴皮胶、二泉胶、傅致胶、盆覆胶等,为马科动物驴的皮去毛后熬制而成的胶块。产于山东聊城、东阿,浙江杭州、宁波,以山东东阿所产最为著名。阿胶在唐以前由牛皮熬制,宋、明代用牛皮和驴皮熬制,至清代只用驴皮熬制。营养成分阿胶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明胶原、骨胶原)、氨基酸、肽类、硫酸皮肤素和生物酸,另外含多种微量元素,如铁、锌、钾、钠、钙、镁、铜、铝、锰、铬、铂、锡等,其...
白芍药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白芍药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白芍药,功效,治疗,作用,功效与作用,止痛,自汗,月经不调,中药白芍药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芍药的根,别名白芍、杭芍、毫芍、川芍,白芍表面类白色或淡红棕色,光洁或有纵皱纹及细根痕,偶有残存的棕褐色外皮,主产浙江、安徽、四川等地。营养价值白芍药含有芍药苷、羟基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苯甲酰芍药苷、苯甲酸、鞣质、挥发油、脂肪油、树脂、糖、黏液质、蛋白质、β-谷甾醇、草酸钙芍药碱、牡丹酚及三萜类化合物等。功能作用1.白芍药性...
熟地的功效与作用和禁忌
熟地的功效与作用和禁忌,作用,熟地,强心,免疫,止血,心脏,减轻,凝血,中药熟地黄又叫熟地,出自《本草图经》,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根茎,经加工蒸晒而成,为最常用的中药,《本草经》列为上品。李时珍说:“男子多阴虚,宜用熟地黄;女子多血虚,宜用生地黄”,“以干地黄末入膏丸服百日,面如桃花,三年轻身不老”。人称“张熟地”的张景岳对熟地黄更是推崇备至,说:“人参、熟地补气血之必不可无”,“补血以熟地为主,芎归但可为之佐”。现在老年保健中药中多有地黄,...
南沙参的功效与作用和禁忌
南沙参的功效与作用和禁忌,口渴,沙参,咽干,用治,功效与作用,化痰,骨蒸,清热,中药南沙参出自《神农本草经》,为桔梗科植物轮叶沙参或杏叶沙参的干燥根。主产于安徽、江苏、浙江、贵州等地。前人所用沙参,系南沙参,至清代《本草纲目拾遗》《本经逢原》两书,始载有沙参分南、北两种。性味归经甘,微寒。归肺、胃经。功能主治1.养阴清肺用治肺阴虚所致的干咳少痰或久咳声哑、咽干口渴,以及咳嗽咯血并伴有潮热骨蒸、五心烦热等。2.清热化痰本品既能养肺阴,又能清肺...
风轮菜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风轮菜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风轮菜,止血,凉血,肿毒,煎服,皮肤瘙痒,疔疮,疏风,风轮菜,又称蜂窝草、节节草、苦地胆、熊胆草、九层塔、落地梅花、九塔草,为唇形科植物风轮菜的全草。分布于我国东北、华东、西南各地。性味归经辛、苦,凉。归肺经。功能主治风轮菜具有疏风清热、解毒消肿、凉血止血的功效,主治感冒、中暑、痢疾、肝炎、疔疮肿毒、皮肤瘙痒、外伤出血。现代常用于流行性感冒、痢疾、肠炎、肝炎、胆囊炎、蛇咬伤、急性角膜炎、乳腺炎、腮腺炎及刀伤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