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正文

我们用的筷子干净吗

筷子是生活中的必需品,家里每天早中晚都会使用。清洗筷子的时候最好消个毒,特别是木制筷子极其容易滋生细菌,所以大家可以用铁筷子,相对来说比较安全。那么可使用筷子的风险到底有哪些呢?让小编来告诉大家吧

2.webp

用对筷子,给健康加一道保险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定居在胃黏膜表面的小细菌,全球一半以上人口都感染了它。由于不像欧美人那样习惯分餐,中国人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明显偏高。曾有调查显示,幽门螺杆菌在北京的感染率为57%,上海为59%。从孩子到成人,随着年龄增长,社会接触面越来越广,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也通常越来越高。

别看它是种小细菌,可能引起的毛病却不少:慢性胃炎患者,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感染了它;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如果不“消灭”幽门螺杆菌,很可能治不好;感染幽门螺杆菌,引起胃炎后,如果长期不好,可能发展成淋巴瘤或胃癌……

这些疾病的检查、治疗,都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金钱,对我们来说,用对筷子,或许就是一种简单有效的“中国特色”胃癌预防方法。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日医院院长王辰认为,分餐、公筷制是安全、健康、卫生的用餐方式,是防范“病从口入”的一项有效措施,同时还可以减少食物浪费。

在目前分餐尚未普遍推行的情况下,王辰院士建议:在外就餐时,可在每盘菜刚上桌时,先用未用过的筷子拨出来一些放到自己的碟子里慢慢吃,之后不要再夹盘子里的菜。这样做既避免交叉感染,又控制了食量,对自己的健康负责,也是对他人的尊重。

重视三道“防病屏障”

无论是幽门螺杆菌,还是其他传染病,传播途径都很多,不能完全归咎于筷子等餐具。因此,除了正确使用筷子,还应当重视几道防病屏障。

远离食物中的伤胃“危险分子”

冷饮、腌菜、烟熏和油炸食物、酒精、辛辣食物、生冷海鲜等对胃肠道有较强刺激,经常吃会使消化道变得脆弱,通过消化道传播的各种传染病就更有可乘之机。因此,在平时应少吃这些食物,尤其是胃不好的人,更应注意。

改掉“易感习惯”

幽门螺杆菌等还容易盯上有不良习惯的人。例如老人和部分家长喜欢口对口地给孩子喂饭,或将食物嚼碎后再喂,有时还会跟孩子吃同一碗饭。一些情侣还会混用餐具相互喂饭。这些习惯都可能将口腔内、肠胃里的幽门螺杆菌等相互传播。

重视体检

到医院体检时,可通过胃镜和碳13尿素呼气实验两种方式有效检测幽门螺杆菌,后者更加便捷。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高危人群(如家中有感染者),应每2~3年进行一次胃镜检查;50岁以下的成年人,需每3年做一次胃镜;50岁以上者,每两年做一次。确诊后,应及时遵医嘱治疗。如果在体检中发现其他疾病,也应积极配合治疗。

此外,中医上有个护脾胃的穴位“三眼穴”,大家平时也可常按,有助调理脾胃、防病于未然。

三眼穴的取穴方法是(以左手为例):伸出左手,掌心朝向自己,在无名指靠近手掌的那一节上纵向画三条四等分手指的竖线,然后再横向画两条三等分这节手指的横线,这样就形成了六个交点。三眼穴位于最左上角的交点处。

用同样的方法画线,可找到右手的三眼穴(位于最右上角的交点)。

平时可用一只手的大拇指按压另一只手上的三眼穴,每只手10分钟,交替进行。

不知道你平时是否有使用公筷的习惯?对胃肠道的保健和传染病的预防重在平时,从现在起,当好自己的的健康守护者吧!

展开全文阅读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