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搭 > 正文

怎么学习素描

在表现复杂形体时,常常将其概括成简单的几何体形体去理解和分析,目的为舍弃细节,从大处着手便于掌握整体关系。因此常从石膏几何体素描入门,由浅入深地便于理解和学习,它是学习和发挥素描基础技术的一个重要基础阶段,提高认识和总结经验的阶段。初学时常出现以下的错误,那么怎么学习素描呢?应多注意避免哪些呢?

一、“散”和“铁丝线”

(1)“散”是构图的问题,物体间缺少联系,孤立存在。构图中还要注意“空”和“满”。物体太小太集中,就会造成画面的“空”;而物体太大、太散,画面就会“满”,甚至画面会“装不下”物体。

(2)“铁丝线”是强调物体外轮廓的问题。

@纠正方法:

(1)构图时把所有物体的整体组合外形找准,注意物体间的联系、物体的大小和居于画面中的位置。

(2)在表现物体时,树立素描的体面观念,加强观察,采用塑造不同的“面”表现物体周围墙面或桌面的关系,而不是用反复等粗的轮廓线勾出物体的外形。轮廓是由不同面的转折而形成,形体是通过明暗对比出来的各种不同色调。

怎么学习素描

二、“歪”“糊”和“虚”

(1)“歪”是因起稿不严格,手不稳造成的。物体都有自己的位置和重心,对称物体的重心,在其中心垂直线的位置上。垂直线画不垂直,就会使物体重心不稳,产生“歪”的错误。

(2)“糊”和“虚”除了是因为手不稳,线条表现没有力度,以至于边缘“糊”不肯定外,也有主观地认为,越是立体的物体和后面的物体,形体的边缘越虚。

◎纠正方法:

(1)起稿时,左右两边要同时表现,尽量使用长直线,一根不准就用多根起形,通过练习渐渐减少起形线条,且尽量画直。

(2)物体的边缘“糊”和“虚”,则需中锋行笔,用有力度的线条准确而肯定地刻画物体边缘,明确其形体关系。多观察、多分析、多感受物体,不受错误的主观影响,客观地表现物体。

三、“大”“平”和“板”

(1)透视面过“大”。初学时常会把物体的侧面画大,这是由于对视觉透视缩变现象理解得不够,主观地认为,侧面没有那么小,没有完全按照客观整体观察的结果去表现,容易受生活中的习惯所影响。

(2)“平”和“板”是过渡的灰面或暗面,表现的层次单一,过于简单化,物体的色调表现不充分,严重缺少变化和过渡色调。

◎纠正方法:

(1)认真学习透视的基础知识,掌握透视变化的规律,严格掌握比例关系,客观地表现物体。

(2)准确找到物体的体面色调,注意排线的轻重、层次和过渡,控制好手的力度,由深到浅地画出物体的各种不同色调。

四、“灰”“乱”“碎”“花”和“脏”

(1)“灰”常是物体受光部的色调画“过”了,受光部与背光部没有拉开,明暗对比的观察不足所造成的。

(2)“乱”“碎”“花”和“脏”,这几个问题常同时出现,主要是在表现色调时排线产生的问题,没有根据物体不同的体面排线,而是东挑几笔西挑几笔,线的变化角度也多。线条短而碎,力度太强衔接不自然。同时由于绘画表现时,手与画纸摩擦也容易产生这些问题。

纠正方法:

(1)调整强化物体的明暗交界线部分,提高物体受光部的亮度。在素描步骤的初步造型阶段,就应该综合整理出物体的整体印象,找到物体的主次部分,在表现中严格按整体和主次的要求进行,并及时作出调整。

(2)排线的目的是塑造不同的“面”,从而表现物体的“体”的关系。利用好疏密变化的长线条,明确表现物体不同“面”的变化。

五、“腻”和“闷”

(1)“腻”的直接原因是过多使用较软的铅笔用侧锋表现。

(2)“闷”把物体暗部主观理解成无光影响,加深加重了暗部的关系,色调单一且偏重。也可以说画“平”或“板”了。

◎纠正方法:

(1)在调整整体这步时使用较硬的软铅,用有力度的中锋行笔调整画面,线条明朗有力度。

(2)理解光源对物体的影响原因,多比较暗部的层次变化,注意物体暗部周围环境的影响,把物体暗部表现得通透并且色调有变化。

六、“主次”“虚实”和“空间”

多个物体组合的画面中,“主次”“虚实”和“空间”的问题常交织在一起。出现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局部观察和局部表现造成的。不管多复杂的画面组成,物体都会有前中后的关系,在表现时就会有侧重点变化。

@纠正方法:

准确把握画面的焦点,主要的对比强,次要的对比弱;前面的对比强,后面的对比弱。前后表现需明确。

除此之外,在物体的质感表现上也易产生问题。比如石膏和棉花都是白色,但质感完全不同。在表现时如果只是形把握准确了,但质感不对,画面同样是严重欠缺。出现这个问题的关键多在于,物体的明暗色调对比不准确。需要多观察色调的对比,准确表现出各种色调的对比关系。

在素描表现中,很多问题常常会交织在一起。在解决问题时,可以先找出最大的问题,从大处着手,逐步依次地解决。不要想一步到位地解决所有问题,欲速则不达。素描的学习和进步需要长期的坚持和训练,才能得到较大的提高。

展开全文阅读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