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搭 > 正文

服装结构设计_怎样学服装设计

服装结构设计,是一门从造型艺术角度去研究与探讨人体结构与服装款式关系的学科。在服装设计者们学科中,造型设计、结构设计与工艺设计三者都是有机联系,不可分离的。下面一起看看服装结构设计

服装结构设计_怎样学服装设计

(1)省量设计

省量的确定.首先要从省的作用来研究。省是将平面的面料转化为立体服装的关键措施,也是调整腰围与臀围差的必要手段。例如,本款服装.当前臀围=H/4一0.5cm,=H/4-0.5腰围=W/4时,腰臀差达到5 cm。经过对人体研究,在人体侧面腰臀央角是80左右,已知角度和邻边长度AB,求对边长度AC(腰臀在侧面差),AC=tg 80XAR^r2. 3 cm,这远远达不到5 cm.因此差值必须用省来替代,省量为5-2. 3=2. 7 cm,考虑作图的方便.前省量近似取2. 5 cm。对于左(右)后片而言.通过计算可知省量为4 cni。如果设计一道省、省量过大,导致款式变形。因此将省量分散,增加省的个数.于是左(右)后片设计两道省。

这一基本原理适用于所有体型。例如13体型、C体型,也就是腰围增大、臀围变化不大的情况下.腰臀差减少,省的数量也可以减少.直到不收省(肥胖体)。当然,在特殊情况下也可用其他办法调整腰臀差。例如,某裙款设计图中要求前腰口线上只能收一道省,腰臀差又是很大,在结构设计时减小前臀围.缩小腰臀差,加大后臀围,后省增大、增加个数。因此,不一定每一个裙款前臀围在分配时都是H/4-0. 5 cm,必须根据具体款式要求来设定前后片的比例。

(2)腰口起翘量的设计

腰口起翘不是偶然的。从腰的截面形状来看,它是一个椭圆.为了适合人体.腰线必然起翘。那么,究竟起翘多少?我们来做一个实验:当腰围线与侧缝线夹角是锐角时,前后片拼接小于1800。当夹角是钝角时,前后片拼接大于1800。两种情况,在前后腰围线拼接时都不圆顺,显然不符合腰部截面形状。只有前后片夹角相加等于1800时.才能满足体形要求。所以,腰围线起翘量并不是定数,而是要看腰围线与侧缝线是否成直角。这一基本原理能解决许多裙款腰部结构的设计。例如,裙款腰部收细褶,底边围度较小呈现倒梯形,根据结构设计的步骤是先满足款式外形,再满足人体形状与功能.如果要满足腰部形状即前后腰口线圆顺(1800).必须降低腰围线.使之与侧缝成直角。

(3)后权高度设计

裙子上开权一般是在裙摆较小的情况下.为了满足行走登高而进行功能性开权。这就需要我们对人在行走、登高状态下运动范围进行了解。先让我们做个实验:当人在行走状态时两条腿形成交又,此时浏量交又点上下各部位围度;当人立正时浏量与行走时等高的各部位围度。通过浏量我们就会发现在交叉点以上两种状态下围度没有变化,而在交叉点以下,各部位在行走时大于立正时围度。由此我们得出结论:交叉点是影响人们运动的控制点.要想行走方便,必须将权开到交叉点。经过进一步验证,我们发现交叉点的位置一般距离腰节线36 cm左右.交叉点的围度是80 cni左右,掌握了这些部位有关联的数据.款式结构就很容易设计出来了。例如.“鱼尾裙”中最细部位的围度、位笠,“超短裙”长度不超过40 cm等,都与交叉点有关系。

(4)后腰中间低落

腰围线在后腰中心线处应下挖1 cm左右,这是因为人体因腹凸在上位、臀凸在下位,形成腰节线前高后低,底边形成不水平。为了改善这种弊病.腰围线在后腰中心线处应下挖。

展开全文阅读

相关内容